現在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志愿時,可以參考的信息越來越多,每年各種各樣的大學排行榜就是其中之一。這些排名是否足夠權威,又應該怎么看待和使用呢?在國內,教育部門只發(fā)布過學科評價的數據信息,從未對高校進行過整體排名。而很多研究機構每年會推出不同的排行榜,雖然都有各自的依據,也形成了一定的社會認可度,但顯然,無法做到完全科學和客觀。例如在排行榜上,規(guī)模大、綜合性強的學校,因為科研成果數量多會有排名優(yōu)勢,東部高校因為經費數額這一指標的明顯優(yōu)勢,相對同等辦學水平的中西部高校也往往會排名靠前。
另外,一個學校的文化底蘊、社會影響力等軟實力,在這種硬指標的排名中更是無法體現,還有學校的辦學特色,也很難用數據完全體現。
比如,位于中部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,在前沿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實力,不但國內領先,在國際上也很有影響力。而這些學校和特色,在很多排行榜上,卻并不占優(yōu)。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韋巍巍:我們需要客觀的去認識和分析每一個大學排名,而不是簡單地去使用它的結果??傮w而言,衡量一個大學好壞的標準,終還是人才培養(yǎng)的質量。
從國際上看,雖然也有各種大學排名,但其中受認可的,還是每個高校的學科位次,能夠體現辦學特色和水平。專家提醒,即使考了高分,也不要覺得一定要上一個所謂排名靠前的大學才有面子,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,將來要從事的專業(yè)方向,去綜合權衡。
另外,一個學校的文化底蘊、社會影響力等軟實力,在這種硬指標的排名中更是無法體現,還有學校的辦學特色,也很難用數據完全體現。
比如,位于中部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,在前沿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實力,不但國內領先,在國際上也很有影響力。而這些學校和特色,在很多排行榜上,卻并不占優(yōu)。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韋巍巍:我們需要客觀的去認識和分析每一個大學排名,而不是簡單地去使用它的結果??傮w而言,衡量一個大學好壞的標準,終還是人才培養(yǎng)的質量。
從國際上看,雖然也有各種大學排名,但其中受認可的,還是每個高校的學科位次,能夠體現辦學特色和水平。專家提醒,即使考了高分,也不要覺得一定要上一個所謂排名靠前的大學才有面子,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,將來要從事的專業(yè)方向,去綜合權衡。